expr

花糖聊天(花糖聊天软件是哪个公司的)

没想到啊,2022年的开端真的就被《开端》强势霸屏了。

还剩

最后两集

了,有多少人在眼巴巴等

大结局更新

的举手我看看

话说回来,《开端》播放量累计已经

9.7亿

,豆瓣开分

8.2分

,微博热度

9.7分

全网热度第一

是它没错。

油管网友评论区 来源豆瓣

天天都上微博热搜,相关话题的

阅读量与讨论度

都算是火爆程度,白敬亭亲自帮忙催更。

甚至油管网友都看得津津有味,也想着法儿催更。

后来,

韩国

干脆直接

买入了播出版权

,因为没有翻译暂时还没上。到这一步也算是“走出国门”了。

除了剧情紧凑抓人心魄,小飞君还得提一提拍摄了,不整专业的,就说

画面拍摄视角

呈现的内容

航拍镜头本身就自带独特魅力,能让我们看到原本不太注意得到的东西,

用“上帝视角”看剧

着实是爽翻了。

毕竟剧集细节真的很多,而且

取景地选得好

,故事也更加立体有生活感。

海沧湾公园 东渡海山路

日常画面非常写实,主角们找猫的

公园

、男女主躲避追查时游走过的老式小区……

一路看下来,不经要问,

这还是厦门吗?

跟印象中的那个小清新、网红文艺风的厦门完全不同。

@《以家人之名》中山路 / 《暗恋橘生淮南》

厦门是个

很特别的地方

,如果取景地也有“圈子”,那厦门一定是

顶流

夸也不是,怨也不是,作为旅游界“过气网红”,却一直被大家忽视。

@图虫创意

魔幻都市、渔村老街、小清新、山海风、闽南风、网红风……

厦门hold住了各种风格,结果到头来被说是“过气网红”。

这里明明还有很多

待挖掘的烟火百态

。临近年关,厦门也被

一团团的年味

包裹着。

追剧的同时,不如

撇开过往的各式滤镜

,再

看看不一样的厦门

——这座无限包容的城市还有

新的惊喜

谁说她是过气网红

明明是各大导演手中的热饽饽

《开端》取景地:山海步栈道 / 五缘湾大桥

天天都上热搜

,累计

热搜数量甚至达到了300+条

,几乎条条能掀起讨论的热浪,《开端》火到“爆炸”。

如果也统计一下“

厦门取景地

”累计热度,你会发现已经不能单单用“爆炸级别”来形容了。

流水的剧集,铁打的取景地。

除了正在热播的《开端》,许多

爆款影视剧都曾在厦门取过景。

比如:以家人之名、你的婚礼、夏至未至、快把我哥带走、西虹市首富、盛夏未来、暗恋橘生淮南、左耳、一起来看流星雨……

但揭开

流量与网红滤镜

治愈系的人间烟火味、慢悠悠的格调生活

,才是厦门最吸引小飞君的地方。

那里有需要爬坡的宽窄巷子、爬着青藤的蜿蜒小街;还有踹着人字拖、挥着蒲扇的老闽南市井味……

/ 海山路 /

微博@左简-

海山路在狐尾山公园西侧,有几处弧形转角。小飞君对

弧形转角

有偏爱,有一种

“柳暗花明”的感觉

这一片的建筑风格就是老式居民楼,因为有不断的上下坡,在这里步行,会有一种

在山城重庆的错觉

小红书@雨十八

作为取景地被挖掘出来之后,这里渐渐多了一些剧迷的身影。但不得不说,这里

真的很出片

因为海山路的

生活气息

真的太浓厚了,并且

撇开了都市的条条框框

,有着一股淡淡的

神秘美

小红书@雨十八

虽说随便逛没有必去地点,但有“

山城俯视感

”的

东荣广场

还是想特地写一下,出片留念还是发呆看落日就看你心情啦。

当时《以家人之名》和《快把我哥带走》都有在这里取景,不过这两个都还算温情。

@《开端》

多提一嘴,《开端》中的“高压锅阿姨”也是在这里端着“炸弹锅”上楼梯去的公交站。

/ 金鼎巷 /

@《以家人之名》剧照

豆瓣8.6分的《以家人之名》中,李尖尖的家就在

金鼎巷

取景,最标志的地点就是“海潮面馆”了。

不过这里原本是一户人家的庭院,临时搭建成的面馆,拍摄完已经拆除。完全想象不到,看着不大竟容得下一家面馆。

小红书@雅罗米尔

人来人往其实也是蛮有氛围的,下坡得刹车,上坡得提劲。不知道走得多了能不能瘦一点。

@《以家人之名》剧照

而且,周边转一转,像上图这种楼梯金鼎巷多得很,还左转右转,“山城”的感觉又有了。

去打卡过的朋友对这一点印象都很深刻,四舍五入也算提前体验了一把重庆的感觉。

告别网红标签化

重新认识这座“老城”

/ 集美大社 /

小红书@Devil|芃

集美大厦小飞君大爱,这是个

烟火气浓郁

的地方,特别在烟火气中带有一种

浓墨重彩的历史感

有人着急,一来到这里就拿出手机“打卡”,然后打差评。不如

耐着性子往里走一走

,藏在楼与楼里的都是惊喜。

小红书@Devil|芃

墙上有大面积的彩色“壁画”,但建筑本身是古老的风格。

这里有老式理发店,也有潮流咖啡馆。

这里有很多老式店铺,

杂货铺、服装店、早餐店、文具店、生活用品店

等等都能看到,穿行其中还能看到卖海鲜的占地小摊。

小红书@serendipity

阿婆坐在门槛上聊天,暖融融的气息从咖啡店里飘出来。

不要着急

,你就会觉得这个地方“嗯,有点东西!”。

这大概是古旧与新元素碰撞的结果吧,既有让人

心安的生活气

也有

活泼年轻的新元素

tips:

1.叶太:集美区祠前路1号。单看名字根本猜不到店铺类型,这家宝藏咖啡馆是两层的小楼,没有过多装饰,但复古小物件摆满了角角落落,会有童年的味道哦。他们家的开心果千层、豆乳千层都还不错。

2.对地方文化感兴趣的可以去祠堂看看,对了,那里还有一只超级有灵性的小猫,人送小名“镇寺神兽”。

/ 塔厝路 /

小红书@雅罗米尔

厦门,也是有老房子的,两边矮矮的房屋,不妨碍它还是一座“

漂亮的城市

”。

在都市待久了,其实还是会受到高楼大厦的影响吧,要不然抽个空去趟

塔厝路

吧。

晒太阳的阿婆和缝纫店 以及斑驳的阳光 小红书@雅罗米尔

明明都是老房子,这里的却

很有味道

。白天是静谧,傍晚的时候人会多一些,去买菜的、骑车的、下车的……

生锈的铁门、吱呀响的老木椅、晃在墙上的“碎银子”阳光……这些都是

时间流逝的痕迹

看沿路的盆栽和窗户上彩色的画 小红书@雅罗米尔

你慢慢走,

放下手机

看看这里,仔细观察旁边一路都是

小盆植物

。再细心一点,还有窗台上、大门墩子上……

大概是想遮蔽隐私,用了

彩绘涂掉了窗户

的玻璃,竟然和周围融合得天衣无缝,不注意看差点就错过了。

/ 后江埭路 /

小红书@雅罗米尔

老街区,是“小资厦门”的另一面,同样

鲜活有趣,魅力无限

。这条路是意外之喜,之前去鼓浪屿还路过来着。

有本地人称这里为“

老厦门人的美食街

”,每到饭点就非常热闹。而且,除了菜馆子,这里也不乏

新元素

小红书@雅罗米尔

其实厦门有很多慢生活小街,人潮拥挤处待久了,待疲乏了,就偷溜到这里,溜达一下午心情也能好。

如果要停下来吃点什么,后江埭的农家仔是不错的选择,老店在长青路,吃了十多年的朋友力荐,这家也有六七年了。

小红书@圈圈

但这次想说一下饭后的下午茶,“

自由咖啡

”就是看一眼就吸引住小飞君的存在。

难得见到

风格如此不同的咖啡店

。外表看上去像是木板子拼接的,还透着

随性的参差不齐

咖啡与菜单 小红书@圈圈

竹子、瓷器杯盏、毛笔手写菜单

、还有小时候外公家会有的

竹椅

中式,古典,田园

,都有那么几份在里头。

这些器具设施不奇怪,但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家咖啡店就很新颖了,比如,

你用传统中式瓷杯喝过咖啡吗?

自由咖啡:思明区后江埭路41-7号

小清新城市的年味

也得在街头巷尾和喷香的佳肴里

/ 八市老街 -“骂骂咧咧地趋之若鹜” /

@《对手》第一集出现的“八市”

要说厦门哪里

年味浓

,逃不了一个“

八市

”,不仅是土著必去,连外来游客也被种草。

即便再怎么吐槽,你也会发现,一走进菜市场,

老厦门人的生活画卷也就由此铺开

@《宵夜江湖》

这里是

窥见老厦门印象

的最佳场所,大家忙忙碌碌,没空为谁摆拍。没有哪里能比菜市场

更真实、更接地气

的了。

红龟粿、碗糕、年糕、发粿、甜粿、炸五香条、薄饼芋包、土笋冻……

都是老厦门人的

独家记忆

还有各式各样的海鲜,

螃蟹、斑节虾、虾菇、鲍鱼、黄花鱼、海蛎

……尤其是过年,还得趁早去,去晚了就只剩下海水了

@厦门广电

除了美食,红彤彤的装饰物是最能

渲染新年气氛

的了。什么都不用说,只要往墙上一挂,窗户上贴贴,瞬间氛围就到位。

不同的图案和对联也包含了

对新年的美好期待

,什么“小清新”“治愈系”“网红风”都让一让,过年就得有

热热烈烈的“中国红”

/ 厦门人的浪漫年味-花市 /

@takumi

厦门人骨子里的

浪漫DNA

,都藏在生活的细枝末节里。不信你去花市看看,每到过年,这里就更热闹了。

溪岸路的

花鸟市场

可以说是

厦门“最香”的路

。小飞君一直都很羡慕开花店的人,天天跟花香打交道。

@maggie / 厦门日报

作为年宵花经典款的

蝴蝶兰、发财树、金橘树、冬青

……甚至还有

新鲜待放的水仙花

等装饰植物这里都能买到。

就算平时不买花花草草的人去一趟,逛一会儿不由自主手上就会多处那么点东西。

@takumi

说到花鸟市场了,就再为大家安利一家店——

32/how

,一家开了

20多年

的咖啡馆,从花鸟市场

步行500多米

就能到。

咖啡馆在一栋

法式别墅里,私密性很好

,门口是长出头的绿植,乍一眼还以为是小清新风格,步入其中复古风扑面而来。

@takumi

在厦门的咖友眼里,它被称作“

咖啡师的摇篮

”足以见得大家对它的

认可度

有多高。这家店

只做手冲

,而且坚持虹吸冲泡方式,单品豆子种类很丰富,几乎囊括全球。

冲泡之前

咖啡师还会让你闻一闻豆子

的气息,细节满满,能感受到咖啡师的

认真与专业

。除了咖啡,这里的

甜点也很棒

,柠檬柑橘芝士、巧克力蛋糕都还不错。

地址:思明区华新路32号

/ 年味气氛美食 /

人人都是厦门年味的“气氛担当”,只要张嘴吃就能吃出一股子年味

那得

小吃

排第一,放假在家嘴巴就不能停,年味小吃零食安排。

◆各式蜜饯糕点

冬天超级适合盘

各种碳水

,厦门的糕点实在是丰富,除了

蒸碗糕、年糕、红龟粿

等必备的。

还有

咸粿、鱼皮花生、贡糖、桔红糕、花糖、冬瓜条、蛋花酥、茯苓糕、雪片糕、蒜蓉枝

……

一个年假估计就得“月半”

喜欢吃甜的绝不能错过这块

满煎糕

,最诱人的时候大概是一整块从“烟雾缭绕”中

捧出、切块、装盒

,递到你手里时幸福感就满值了。

馅儿不是固定的,常见有

花生、芝麻、红糖

口味,一口入嘴巴

内陷香气溢满口腔

,这时候配上

一小口清茶

,老厦门的生活感就有了。

◆各式油炸

微博@陈晓卿

炸五香卷

到底是谁发明的,好吃爆了。单吃也是爽口的,肥而不腻,有一点点偏甜,手巧的还能自己在家复刻,不太难。

五花肉必备,加入

红葱头、马蹄、鸡蛋、红薯粉、五香粉和佐料

,卷入

豆皮

,开炸。

厦门人真的太会吃了,再一次诠释“万物皆可油炸”,一入油锅都好吃。

看到厦门的

闽南味炸枣

,觉得和

临海蛋清羊尾

有点神似,当然仅限于

外形

炸枣分

甜咸两种

,甜的有花生、芝麻,加入地瓜,皮是糯米,口感细腻爽滑;咸馅一般是笋、豆干和芹菜。

各有风味,这就跟吃甜咸豆腐脑一般不分上下等,就看大家喜欢哪种。

@《风味·全球美食地图》厦门站

炸酥角、炸素丸、糯米炸

的味道也是厦门独有的,今天篇幅有限,这里不多加介绍了,八市老街里都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可以看逛街时肚子的情况酌情品尝哦。

◆土笋冻

@《宵夜江湖》

“土~笋~冻~”,吆喝在街区由远及近又由近及远,往往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夜渐深,有可能是

最后一代走接人

土笋伯

背着几十斤土笋冻在老市区里穿行,仅靠双腿和吆喝。

@《宵夜江湖》

土笋不是笋,是沿海人对星虫的称呼。

做成的肉冻晶莹剔透,形似果冻,又有嚼劲。

一盒土笋冻配上

闽南特有的芥末

,还可以加上

蒜蓉、萝卜、香菜

,夏天要趁凉吃,一会儿就化了。

温馨提示: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